首页>热点 > >正文
世界观察:【你的样子】八旬老人吴福康:微缩木雕还原生活本真
2023-04-07 22:02:21来源:央广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成套的老式家具、充满古典气息的景观建筑、小巧又实用的器物……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天沁社区木艺爱好者吴福康老人家中,精巧玲珑的木工作品放满房间,一件件微缩版的创作,也恰是他生活的缩影。

吴福康创作中(央广网发 庄桥街道供图)

吴福康今年80岁,退休前曾在工厂保卫科工作,与木工并无关联,真正“与木结缘”,还得从一块别人用剩下的红木边角料开始。认出那是做老家具用的好料子,吴福康产生了“废物利用”的想法:做几个滑盖式收纳木盒。说干就干,他找来工具,照着家里以前的老收纳盒,测量尺寸、画出图纸,尝试着制作了两只小盒子。

初次探索成功后,吴福康对木工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,创作内容也逐渐从相对简单的桌凳发展到摇椅转椅、多层拎篮、灯笼、博古架等具有实用功能的家具和亭台桥梁等古典景观上,十余年下来,吴福康陆续制作了木工作品200余件。

自学的过程困难重重,一开始把握不好尺寸,拼接榫卯或部件的时候总是合不拢,失败了吴福康就从头再来一次,直到部件能严密接合。一个看似简单的六边形灯笼底座,他初学的时候也尝试了两三次才满意。

生活是吴福康创作最好的题材来源和老师。头脑里最初并没有家具的模样,吴福康就翻看收藏的连环画,照着里边的摆设学着做,还专门跑到古董店、家具店“取经”,学习成品家具的样式。旅游时候看到喜欢的建筑,吴福康也会记下样子,回家再缩小比例制作出来,打造自己的“微缩版木雕好景”。

微缩木雕(央广网发 庄桥街道供图)

根据自家茶盏尺寸制作的老上海街头的“汤圆摊子”“剃头摊子”,为每天订的盒装牛奶“量身定制”的镂空拎篮……吴福康做木工,更多的是讲求实用。在几十件桌椅里可以看到一把与众不同的“两用木凳”,中间用合页连接起来,平时是椅子,向上翻折起来就是可以爬高用的梯子,这是他儿时记忆里的老物件,自己爱上木工活儿以后,也根据记忆做了一把。

这些实用又精致的作品先后在宁波经典民间艺术节、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等活动中亮相,深受观众的喜爱。“我做木工既不是追求稀奇花哨,也不谋求利益,就是想让大家透过木艺感受岁月静好、快乐闲适,看到生活质朴本真的那一面。”吴福康说。

标签:

相关新闻